Tuesday, October 21, 2014

追求思想自由,但卻不想要自由的人們

上一篇文章最後提到文化的形成是來自於不想自由的人們,我是甚麼意思呢?

我發現思考對許多人來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比如說益智題目,大多數人聽到題目後可能會願意思考個三十秒、思考個一分鐘,但卻只有非常少數的人願意思考十分鐘以上。原因可能是因為沒興趣,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思考對這些人來說很辛苦。

許多人都只願意等別人給他答案,而不願意自己找答案。這種情況遍佈全世界,同時也造就了各種文化的產生。比如古時候人們遇到自然災害,自己無法找到答案很惶恐的時候,只要有人出來給「答案」,無論這個答案多麼荒謬,都可以達到社會認同。像是活人獻祭就常見於中美洲的原始文明的慶典或祭祀活動中。我相信這群人裡面一定有人很認真、很純樸、也很聰明,他們也是因為心地善良,不得已只好用活人獻祭來取悅上天,畢竟他們是很認真的對待他們的「答案」。

人是很奇妙的生物,需要社會認同,需要透過別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此,人也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拒絕真正的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中華文化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這句話影響我們甚鉅,無論在甚麼場合裡面幾乎都看到的到;歐美國家完全沒有這個概念,卻還不是成為了泱泱大國,成為人人仿效的模範生。因此我們是否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我們奉為圭臬的中心思想「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是如何產生,並且是否有其存在的真正價值。(在砲轟我之前,讀者能不能意識到自己其實是被文化給束縛了思想呢?)

回到主題,我相信人們基本上都是渴望自由的,但是卻沒有意識到真正自由的代表著甚麼。想要擁有真正的自由,必須要先有堅定的心以及理智的腦,然後自己找答案。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但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讓別人來告訴自己答案是甚麼。否則,你只不過是個文化的魁儡而已。

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變成剛愎自用的人,而是鼓勵大家思考。真正的思考之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功夫,必須要繞至球的另外一邊來看這顆球是白色還是黑色的,好在我們現在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做這些準備比以往要來的容易多。比如說台灣是要獨立好,還是統一好,還是維持現狀好,光是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獨立是怎麼回事、統一是怎麼回事、而維持現狀又是怎麼回事。了解了怎麼回事後,還要了解過程、方法、後果、等等等等各式各樣的資訊,最後才能給自己下判斷說到底怎麼樣比較好。千萬不要因為住在台北就變深藍、住在台南就變深綠了。

政治、宗教、文化都是一樣的。

共勉之。

思想自由

最近有點混亂,一直在思考一個不見得有答案的問題,先把目前的想法記錄下來,說不定過一段時間能比較清晰一點。

自由是我們一直期望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宗教自由等等。這些自由的訴求應該是來自於思想自由,而人們應該要有能表達自己思想的管道,因此言論、集會、宗教等等就應該要開放,以期達到真正的思想自由之目的。但思想真的有可能自由嗎?無論所有形式的教育,其實都是在幫我們的思想塑型,小至父母教小孩上廁所要用衛生紙擦屁股、大至歷史課本,全部都是另一種模式的思想禁錮不是嗎?

印度的孩子擦屁股不用衛生紙而是用左手,中國的歷史教材跟美國的歷史教材絕對有出入。無論我們在多麼自由、多麼民主的國度內,我們的思想還是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社會大眾所公認的正確及錯誤、善良與邪惡、美麗和醜陋,全都是思想的禁錮。回教國家未出嫁的女生必須遮住面貌,在我們民主國家看起來似乎很荒謬,但我們出門必須穿衣服不許露三點,難道就不荒謬嗎?

極力想體現自己思想自由的人們,則會被冠上反社會的標籤(不穿衣服出去亂跑的人如果不是反社會,就是精神病患了吧),一旦被冠上反社會,就可能被警察抓走行動無法自由,時間長了,就連思想也不敢自由了。

換句話說,人們自由的權利只存在於社會所認同的自由中。但社會認同又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歷史、文化的累積而來。歷史文化是如何累積的呢?我個人認為是來自於崇拜,來自於大多數不想自由的人們。

下次再來詳細談談不想自由的人是甚麼意思好了。

Saturday, October 18, 2014

半邊的球

五個月前,我遇到了一位我夢寐以求的女孩子,她孝順、勇敢、理性、開朗、健康、誠實... 基本上一個正常人能想到的所有正面形容詞都可以用來形容她,她將會是我這輩子遇到的最美麗的寶藏。不過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唯獨「完美」這個形容詞,永遠只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裡面 --- 這位近乎完美的女孩,有個虔誠的信仰,而這個信仰卻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宗教這個東西跟政治一樣,一旦深入了,就有了立場。如同深藍跟深綠的同胞會因為政治而分家一樣,基督教徒跟回教徒應該也很難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吃頓飯。我知道她的信仰堅定,但就是因為她勇敢又理性,我認為我還是可以跟她好好心平氣和地談談她的宗教,於是我也義無反顧地和她在一起了,我相信無論什麼困難或難題,我們都能夠攜手解決。

五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但也不算短了。不斷的溝通中,我漸漸了解了她的宗教,但越是了解她的信仰,我就越是覺得不對勁,因為她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宗教、甚至離不開她的師父了。她說她的罪業深重,與師父可以印心可以渡化她的業力同時保護她的家人不受傷害;她說人的身體有約六十兆個細胞,因此有六十兆個靈性,她需要禪定來幫助靈性提升,以至於成佛;她說師父是肉身成佛,是人身法船,有無邊無量的...... 我問她怎麼知道這些事情,她說師父說的。

她已經深信她師父不是一般人,而是擁有神力的佛,這種情況讓我覺得很不安同時也很不解。不安的是,她深信的師父如果是佛,講出來的任何話都會是佛的旨意;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甚至放個屁都該是香的吧?這種情況下,我真擔心她放棄思考。雖然我們的溝通中她一直堅持她是思考過後才加入的,但我還是無法不擔心。不解的同樣也是,一個理性的人,為什麼會放棄理性思考呢?


高音喇叭中傳來吉姆·瓊斯的聲音,要求所有人到大帳篷緊急集合。衛兵荷槍實彈地站在會場周圍,監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約兩公斤氰化物被倒進一個裝滿自製果汁的大鐵桶。瓊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大家都必須死。所有的人,一個也不能少。如果你們像我愛你們那樣愛我的話,大家就一起殉道……」
  教徒們排起長隊。死神躲在叢林背後輕歌曼舞。
  第一個走上前來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懷裡抱著她可愛的孩子。   
  第一個喝下毒果汁的是那還沒懂事的孩子!
  吉姆·瓊斯是最後用手槍結束自己生命的。
  沒用他動手,人們一個接一個地按照他的吩咐喝下了那桶有劇毒的果汁。


以結果來說,自殺殉道的信徒們在我們外界人們的眼中很瘋狂;而對他們自身來說,他們或許認為這件事情很「殊勝」。但關心他們的親朋好友們該如何自處呢?

我女朋友說她一定不會做傷害自己的事情,也一定不會去傷害別人,這些我都相信。但當初十字軍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他們也認為自己在打聖戰,死在他們劍下的異教徒才能夠上天堂,他們完全不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傷害啊。

一個人當擁有了深信不疑的事情,就擁有了立場;有了立場,對事情的判斷就無法公平客觀。「孫觀漢先生常用一個例子, 有一個球:一半白,一半黑,看到白的那半邊的人,說它是個白球。另一邊的人,則說它是個黑球,他們都沒有錯,錯在沒有跑到另一邊去看,而跑到另一邊看,需要想像力和思考力。當我們思考問題時,應該是多方面的。」---醜陋的中國人,柏楊。

Thursday, July 10, 2014

掩袖工讒

戰國時期,楚懷王有個寵妾,叫做鄭袖,本來一直是楚懷王的最愛,直到有一天,魏王送給楚懷王一名美女,懷王喜歡得不得了,整天和她膩在一起。懷王寵愛的鄭袖不只妒嫉,同時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害怕有一天,她在楚王心目中的地位將被取代,因此,恨不得除去這位魏國美女。 可是,鄭袖的心機頗深,她知道懷王正色迷心竅,不會笨得在懷王前一哭二鬧三上吊,也不會去羞辱魏國美女。相反的,她對美女十分友善,給她最好的衣服首飾﹑宮室臥具。

懷王知道後,笑得合不攏嘴,他贊美鄭袖說:
「女人以姿色取悅丈夫,妒忌是女人天性,現在鄭袖不僅不妒忌寡人喜歡的美女,反而比我更喜愛她,這是孝子侍奉雙親,忠臣侍奉國君的作法啊!」

鄭袖取得懷王的信任後,就騙美女說:「大王愛妳的美貌,但不喜歡妳的鼻子。在大王面前,最好摀住鼻子。」美女不疑,見了懷王拚命摀鼻子遮醜。 懷王覺得奇怪,又不好明問,便私下問鄭袖是什麼原因。 鄭袖遮遮掩掩地回答不知道,楚王一再逼問,鄭袖回答說︰「不久前她曾說大王身上有臭味,她聞見難受。」楚王聽了非常生氣。
次日,楚王又召鄭袖、美人三人同坐,鄭袖事先告誡楚王身旁的人說︰「大王今天如有命令,必須立即執行。」三人坐下後,楚王讓美人靠前,美人又遮掩了鼻子,楚王勃然太怒,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身旁持刀人立即執行了命令。

====================================================================
稗官野史的真實性永遠無法被證明,尤其歷史又是有政治色彩的。姑且不論真實性,先從內容來討論這個故事吧。

鄭袖夠狠夠毒,對情敵示好,同時得到情敵的好感以及楚懷王的信任後,挑撥離間並借刀殺人,成功奪權。但鄭袖成功的條件竟然是建立在楚懷王和魏國美女溝通不良之上,這種成功難道不是僥倖?

我認為鄭袖既然已經奪得了情敵的好感以及楚懷王的信任,她就可以見好就收了,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來的好。而她的挑撥,只要楚懷王當面問這位情敵,馬上就會被拆穿,這種計謀能成功我只能說楚懷王也太過愚蠢了。而這可憐的情敵也是,跟楚懷王撒嬌一下問說自己的鼻子好不好看,這樣不也就結了?何況美女是鼻子被割,並不是舌頭被割,難道被割之前不會喊冤枉嗎?

也許真正的歷史故事不是這樣,也許魏國的美女是間諜,楚懷王明知她是間諜卻故意假裝被她迷倒,想殺美女間諜的同時嫁禍給鄭袖,因此切了美女間諜的鼻子後,再編這個故事出來讓大家以為是鄭袖害了美女間諜。

事實是甚麼已經不可考,歷史就是這樣,誰當權誰寫史都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故事。重點是我們聽過故事後,能否從故事裡面得到一些啟示。

Thursday, July 3, 2014

色即是空

最近一直有個念頭在腦中,不是很清晰明確,但卻揮之不去。直到今天早上突然靈光乍現,覺得我應該寫網誌了... XD

我之前曾經說過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我覺得我好像知道自己在說甚麼,但是卻很明顯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畢竟高樓大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車水馬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紙鈔握在手上也是實實在在地可以做各種消費。而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位提著玉蘭花走在大馬路上的婆婆,我突然想到了我所謂的虛幻是甚麼。

一個人的能力渺小,無法改變這個環境,因此大家都說是人要去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來適應人。這句話沒錯,但卻有個非常矛盾的前提,那就是我們現代人要適應的環境,竟然是人所創造出來的。我們要適應著各種噪音、車水馬龍的危險、同儕之間的競爭、上司給的壓力等等等等。而這些環境都是人為的,而不是真正的自然界產物。

我們現在不怕颱風、不懼地震、不需要殺雞宰羊就可以吃到肉、不需要懂得如何辨識有毒植物、不需要學會狩獵... 但卻有人因為股市崩盤而自殺、因為情人分手而殺人。

回到早上看到的玉蘭花婆婆,假如這個婆婆住在偏遠山上,她所擁有的技能可能是種植作物、可能是做臘肉、可能懂得織草帽草鞋,她也許可以過得很舒服,不用站在車陣中提著玉蘭花吸著廢氣冒著危險出賣著尊嚴做這份適應環境而誕生的工作。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這個環境即使是人為的,畢竟也是在自然界誕生的,因此適應它也是理所當然。但請一定要注意,這個人為創造的環境是極度不平衡的;想想看,假使台北這個都市一天沒有電可以使用會發生甚麼事情。住在23樓的市民要爬樓梯回家,上班族不用上班,自來水廠沒有電可以送水... 一天也許還撐得住,兩天呢?三天呢?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卻要人自己去適應它。但這個不平衡的環境遲早會崩壞,到時候,人是不是又要重新去適應崩壞的環境呢?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所追求的一切,難道不是虛幻嗎?

Saturday, June 21, 2014

目的 V.S. 手段

最近在看一本小說"缺月梧桐",裡面出現了一段話讓我挺有感觸的,分享上來。

==================================
“執著也罷,迂腐也罷。我們有時候用一些手段做什麼事情只是為了一個目的,但時間久了,卻忘了原來的目的是什麼,手段卻變成了目的。你們看,很多讀書人原來讀書是為了濟世救民,慢慢的卻忘了目的是什麼,讀書本身成了目的,天天在追究孔聖人是吃什麼長大的;又有不少人原來賺錢是為了自己快樂的,後來也忘了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只是以聚斂財富本身為樂。倪忠連我看也忘了他原來的目的,一味的想扳倒我們,好像以為扳倒了我們,就可以救天下了,其實天下還是天下,沒有人可以改變天下,只有天下改變人!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我們自己。”霍長風笑了起來。
==================================

上班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能吃飽飯、過好生活,但有多少人忘記了這個目的,把上班本身變成了目的,執著工作沒做完,把自己身體搞壞,沒時間陪伴家人過本來期望的好生活。

有些政客參選的目的本是為了造福人民,但有多少政客忘記了這個目的,把選舉本身變成了目的,執著於自身的選票民調以及政治獻金等等,忘了自己就算沒有選上,也有別的方式可以造福人民。

有些人吃素的目的本是為了修佛,但最後也把吃素變成了目的,只要有一點油一點肉汁就要老闆重新做,卻忘記了老闆若要重新製作將要浪費食物,更是造業。

只要目的明確,手段是甚麼應該都是可以變通的。如果目的是快樂,賺錢只是其中一種手段;如果目的是造福人群,參選只是其中一種手段;如果目的是成佛,吃素禪修也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手段...

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已在做甚麼嗎? 有沒有忘記了自己原本做這件事情的目的? 隨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Thursday, June 5, 2014

兩兩相對,六道輪迴。

有一次,一群中國人參加接待了一個由歐洲貴族組成的參訪團的活動。

  他們中的大多數跟王族有親戚關係,非常有學問和修養,待人彬彬有禮,但他們的修養背後隱藏著一種傲慢。最後一天聚餐,可能酒喝多了,這些貴族的言談舉止變得比較率性。

  席間,一位德國貴族站了起來說:你們中國人,怎麼屬什麼豬啊,狗啊,老鼠啊!不像我們,都是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真不知你們祖先怎麼想的!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還互相碰杯,先前的優雅完全不見了。

  按理說,人家在罵你的祖宗了,你即使想不出話反擊,起碼可以掀桌子啊!但是,所有在場的中國人都不吭聲,也可能是沒有反應過來。

  這時有一個中國人站了起來,用平和的語氣說:「是的,中國人的祖先很實在。我們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迴,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這時,現場氣氛慢慢安靜了下來,不過,貴族們的臉上還是一幅滿不在乎的神情。

  中國人說:第一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智慧和勤奮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奮,那就變成小聰明;而光是勤奮,不動腦筋,那就變成愚蠢。這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祖先對我們第一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勇猛和謹慎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膽大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沒了勇猛,就變成了膽怯。這一組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國人看著這些貴族,補上一句:當我們表現出謹慎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中國人沒有勇敢的一面。

  看著大家陷入沉思,中國人繼續說: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並濟是我們的祖訓。

  接下來是馬和羊,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順。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直奔目標,不顧及周圍環境,必然會和周圍不斷磕碰,最後不見得能達到目標。但是,一個人光顧及和順,他可能連方向都沒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順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是祖先對我們的第四組期望。

  再接下來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恒定。靈活和恒定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穫。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變通中前進,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後是狗和豬。狗代表忠誠,豬代表隨和。如果一個人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無論是對一個民族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保持內心深處的平衡。

  解釋完畢,中國人說:「最後,我很想知道你們的寶瓶座,射手座等星座體現了你們祖先對你們的哪些期望和要求?希望賜教。」

  這些貴族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全場鴉雀無聲。

  慚愧的是,這也是第一次瞭解十二生肖的意義。看完要轉,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