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17

學校的三種狀態

今天打球的時候經過已經開學的建德國小,有一種很自然很舒服的感覺,孩子陸陸續續進學校,但學校也沒有禁止其他大人進出校園,整個校園跟社區好似已經連結再一起,有人使用學校的操場、有人在學校內跳舞、有人在學校內打太極拳。建德國小的結構本身就已經很開放,操場有個大門,但幾乎沒關過,除了正門,至少還有兩個後門,諾大的校園,卻可以說是好幾個社區的交通樞紐,如果封閉不能讓人通行,那要繞過學校的話就要走很遠了。

我第一次去螢橋國小師訓的時候,我以為從後面也一定有門可以進入,後來繞了學校一整圈,才知道雖然學校有好幾個門,但只有警衛室旁邊的門可以透過警衛打開,每次進出都要再把門關上,警衛辛苦,我也覺得很麻煩。我能理解在現在這個病了的社會裡面,學校為什麼要整個封閉起來,但這樣子的封閉,總讓我覺得有點彆扭。

我想到我美國的高中,那是一個沒有圍牆的高中。我上了大學後,曾經有一度想回高中看老師,但一來我沒有老師的聯絡方式,二來我也想給老師們驚喜,我覺得直接進校園應該沒問題,結果進校園了,卻被學校的警衛攔下,請我出去。我當時也真的有點智障,繞了一圈從另外一頭進來,又被警衛看到,第二次被他攔下他很生氣,直接跟我說我這是非法入侵,他可以直接找警察來逮捕我。

======================================
這兩天其實我不是很開心,對於自由我有一些想法,但卻沒辦法跟親人或朋友溝通。美國的土地是私有財產,美國的校園風氣自由,但對於外人卻是極度排斥的,這點跟螢橋國小的狀態類似:美國是用威嚇的方式排斥外人,台灣的螢橋國小則是用保護的方式來排斥外人。

但建德國小給我的感覺就真的非常舒服。國小的土地是屬於政府的,整個學校跟社區是緊密相連,學校本身就是溝通社區之間的橋樑。上學了,幫忙指揮交通的義工們也跟著指揮路人,並且路人進入學校並沒有被禁止。

自由是甚麼,我最近另外有一些小心得,我覺得自由就是能夠不被壓迫,而禁止,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壓迫。

不准不上課、不准不上班、不准不工作、不准進學校、不准打電動... 等等等等。無論出發點多麼良善,都是不自由的壓迫。我們所處的環境,似乎有時候還會讚頌這樣的壓迫呢,真的讓我感到難受。

我很幸運能在建德國小長大,原來自由可以來的這麼簡單,當學校開放給外面社區使用時,整個學校都活起來了。